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中式家居文化璀璨的過去。首先,中國建筑創立了與西方古典主義建筑完全不同的另一個體系。中國獨特的木結構梁架建筑體系, 實際上成為現代框架系統的鼻祖。這種先進的體系,賦予了內部空間最大的自由。單個建筑的群體 組合變化,演化出中式家居室內豐富的空間內涵,造就了動靜統一、內外交流、含蓄變 化的空間形式。其代表作品當屬明清的經典民居,在這里空間開敞流通,空廊、空門、空窗、漏窗、透空屏風隔扇的運用和靈活的空間組合處理,使建筑內外空間融為一體。 基于木結構體系的內外檐裝修,同樣成為室內空間特殊的設計語匯。天花藻井、隔扇、 罩、架、格,成為內部空間劃分極具裝飾性的構件。其工藝的精致,結構圖案的精美與變化都是獨樹一幟的。中國傳統的室內裝飾藝術,以其深透的文化內涵達到了相當高的 境界。中式別墅古典家具與其它中國文化符號一道,構成沉浸于中國文化的新型商人的標記和新富刻意打造的形象。200或300年前的那些家具愛好者和工匠們,肯定不會想到,他們為當時的王公貴族、巨亨大賈打造的坐椅、桌子、窗扇、臥榻等生活用品,在穿越歲月煙云后,如今被安放在現代化的居室或辦公室里,散發著無價的藝術氣息,成為高尚品位的象征。
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影視作品中,都可看到中式古典主義的大量身影。比如網通公司總裁田溯寧在中式風格的辦公室里扶著一把中式靠背椅的照片,被刊登在媒體上后,曾引起眾多讀者的興趣。比如在一部描寫一位機智狡猾的大毒梟的電視劇里,毒梟經常穿著面料上好的黑色唐裝、口銜雪茄,置身于一套中式古典風格家具的辦公室里,沉著冷靜,運籌帷幄,故事背景的中式風格布景令人耳目一新。
散落在大眾傳媒所描繪的商業生活畫卷及大亨們真實生活細節中的種種中式文化符號——中式家具、中式別墅、品茶、唐裝、習毛筆書法、繪中國畫、看史書研究東方謀略智慧——已經成為一種新型商人的標記和一些新富刻意打造的形象。他們借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膜拜和欣賞玩味,體現出他們的與眾不同。
中國古典家具曾經擁有非常輝煌的地位,明至清前期更是傳統家具的黃金時代,當代著名學者、文物鑒賞專家王世襄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將明清古典家具分為“簡練、淳樸、厚拙、凝重、雄偉、圓渾、沉穆”、“稼華、文綺、發秀”、“勁挺、柔婉”、“典雅、清新”共四組十六品。這個時期的中式家具造型藝術,達到了當時世界家具藝術的高峰。甚至皇宮貴族、士大夫及文人才子都對家具設計和制造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比如明熹宗、清乾隆皇帝,及慈禧時期的軍機大臣瞿鴻畿都潛心于親自動手制作家具。現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中式別墅古典家具收藏愛好者,也以明清家具為主。
中國古典家具主要分為硬木和柴木兩種。黃花梨、紫檀、雞翅木、鐵梨木、紅木等五種硬木明式家具價格最貴。除了黃花梨以外,這些硬木家具比重都比水大,都會沉水。而柴木家具,比如楠木、椴木、櫸木、柞木、榆木、樟木、黃楊等材料的家具則次之,但也不絕對。